第一百九十六章 形势-《重生东汉末年》


    第(2/3)页

    当然,这所谓的体验并不太适合那些长得比女生都漂亮,俗称祸国殃民的美男们。

    言归正传,那些能够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老兵,在战役中相比新兵最大的优势便是战场经验,这种战场经验可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心理。而当一个人极度紧张之时,若是有人随时给你发布命令,教你如何做的话,你定会乖乖地服从。老兵可能并不比新兵肌肉更发达,可能并不比新兵武技好多少,可是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恐惧心理抑制住,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平时的战斗水准。

    因此,每当战斗的时候,基层的军官总要冲锋在第一线。所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便是他们再有经验,也总是伤亡最多的人群。所以尤其在冷兵器时代,战场上伤亡最大的往往是冲在最前面的基层军官,他们要给新兵们打个样嘛!

    而当新兵们看到平日里仿佛无所不能的老兵,都躺在地下,肠子脑浆都流了一地的时候,原本看到满地的残臂断肢便心中害怕的新兵,会变得愈发无所适从。若非要解释,大概可以基本理解为信仰破灭吧?没有人指挥他们怎么做的时候,他们在战场上最正常的反应不是奋力前冲,而是扭头就跑。

    也不用嘲笑逃兵,他们固然没有遵守军纪,可当一个人面对成千上万拿着长枪或者是砍刀,山呼海啸着想要冲过来砍死你的时候,你不害怕?当你亲身感受到敌人或者是自己人热腾腾的鲜血顺着你的脖子灌入衣领中的时候,你会不害怕?好莱坞的恐怖大片,虽多是以血腥来展现其恐怖,可每当兵刃及体的时候,却多会转换镜头,只因太过血腥。可战场上呢?可能你伸手拉你身边的战友时,拉到的便是他被开膛破肚后流出来的肠子,而在你眼前,一个个抽搐着的尸体又或者依然使劲瞪着双眼的头颅就会将一个普通人吓得涕泪横流。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面临敌国侵略的时候,我也想拿起武器保卫祖国,可是我也害怕,我怕到时候也会成为逃兵。因此我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我时时祈祷着世界和平,有时我甚至会觉得诺贝尔和平奖之所以没有颁给我,只是因为我还没红罢了。

    由于古代战争大多是刀枪刺入肉中,要与敌人近身搏杀的,其感官的刺激便愈发明显。也因此,战损比例对于士气的影响也就越大,因为士兵的心理压力大嘛。因此有一种说法,说是再古代冷兵器作战的战场上,战损一旦超过百分之十,便极有可能引发溃败。现在大家之所以都在研究无 人机乃至无人坦克,很大的原因便是为了降低士兵的紧张心情。当战争便好像玩游戏一样的时候,便是害怕也极其有限。

    而在古代,缓解士兵压力的方法便极为有限了,除了平日的刻苦训练和老兵的教导与指挥,剩下的便是武器装备了。一领皮甲可以让你免疫大多数普通弓箭的伤害,也可以让你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致命伤,而一把削铁如泥的环首刀则可以让你轻易地将敌人的木质长矛砍断,可以轻易地刺入敌人的体内,只有这样,才是一个首领能够借着外物,所给予士兵的最大的勇气。

    黄巾士兵便是因为一次次地被击溃而非歼灭,逐渐被逼到了几个势力强大的山头。这一个个盘踞各地的首领深知,单凭一己之力绝难在官军的绞杀中存活,因此他们互相串联,缔结盟约。当面对官军围剿的时候,又不会正面硬刚,这种战术思想便会给官军造成极大的麻烦。

    举个例子,阳翟县境内的黄巾军,自然是阳翟县中的地主豪强抽出自己的部曲,跟随着阳翟县尉前去围剿。而一旦这些黄巾军见势头不对,跑到了长社,那便是长社境内的黄巾军了,剩下的战斗便要交给长社境内的官军。而阳翟县的官军便算是完成了任务,虽然没有击杀多少人,可打胜仗了嘛!

    便是这种战争形态,导致了各地黄巾军怎么剿也剿不完,甚至有的地方越剿越多。

    汉朝的郡国并行制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使郡成为中央以下最高的行政单位,有效地解决了周朝地方势力过大而尾大不掉的问题,却同时使得地方政权在黄巾之乱中所能发挥的力量极为有限,很难完全将黄巾贼寇完全剿灭。

    以郡为单位,太小了,你黄巾贼寇在一个郡混不下去了,可以去别的郡,你一旦出境,我就不能去追了。为什么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