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扭头问老警察:“有这地方吗?” “有,就在城西那边,这公园还挺大,咱安远这儿山多。” 周奕点点头,问小贩:“具体在什么位置捡到的?” 小贩撇着个嘴说:“那我哪儿记得,都那么久了。” 周奕一瞪眼道:“想!好好想想!你要是想不起来,今晚就坐这儿一直想,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再放你回去睡觉。” 小贩立马怂了,因为看周奕这架势就不是开玩笑的。“好,我想想,我想想。” 小贩最后憋了半天,勉强回忆起了两周前捡到这把刀的地点,大概在公园北边,过了一座凉亭再往北走个七八十米的一个山头上。 老警察解释说,小丘山公园就是一堆小土山刚好凑一块儿了。 周奕指着对方说:“明天带我们去指认下现场。” 小贩懵了:“同志,我就捡了把刀,不至于这么大罪过吧。再说这下雨……” “下雨怎么了,我告诉你,下刀子你也得去。” 周奕掂量了下手里的证物袋,这个明天得交给潘宏杰,指纹估计是没法查了,这种工艺花纹表面很难留下完整的指纹,而且这要真是捡了两周了,估计摸过的人不少。 主要还是检测刀刃上是否有血迹残留。 “另外,你跟李有强是什么关系?”周奕随口问道。 他就是要观察对方下意识的反应。 “李有强?谁是李有强?” “你再仔细想想,别告诉我你不认识。” 小贩闻言,非常认真地想了半天,如同便秘一样,最后无辜地说:“我认识的姓李的人里面真没有叫这名儿的啊。” “那付大庆呢?” “付……”小贩连连摇头,“我们那一片,就没这个姓。” 周奕看了看老警察提供的资料,小贩是安远本地郊县人,三十五岁,没什么疑点,也没看出来和付大庆之间有什么交集。 然后周奕又问了几个问题,基本可以确认,这人和付大庆李有强没什么关系,刀大概率是捡的。 只不过不利的因素在于,时间已经过了两周,而且连日的大雨,现场恐怕留不下什么线索了。 “怎么样?这人是不是杀人犯?”出了审讯室,老警察兴奋地问道。 “从目前看来,他跟命案应该没什么关系,不过这把刀就不一样了。今晚还是得辛苦你们,先把人关着,明天我跟市局的潘队汇报下情况,然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成,我们基层就是听你们安排。”老警察笑道。 “哦,那个张……张香兰怎么办?你看要先放了吗?”虽然周奕没说到底是什么命案,但老警察经验丰富,知道如果小贩真跟命案有关,那张香兰就不是斗殴纠纷了,她喊的杀了她丈夫什么的也就不是神经病了,而是苦主。 周奕想了想,说今晚先让她留这儿吧,明天听潘队的。 然后临走之前,又去看了下张香兰。 张香兰情绪激动地问是不是那人杀了自己丈夫。 “目前看来不是,刀是捡的,我们明天会做进一步调查。张女士,感谢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线索,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们警方吧。今晚先委屈你,在这里待一晚上,明天办完手续了,我到时候让他们送你去车站吧。” 张香兰脸上难掩失望,但还是含泪点了点头。 周奕离开派出所的时候,一旁的角落里还铐着两个人,是一对衣衫不整的男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