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是!因为平调的干部,不必要经过层层选拔考察,不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那样漫长而繁琐的程序,最终才能胜出!” 江昭宁的话语如同解开缠绕线团的手,快速而清晰,“关部长,您比我更清楚,提拔一个副处级干部。” “尤其是像县纪委书记这样的关键岗位,需要经过推荐、考察、测评、谈话、公示、上报、批复……” “哪一关不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那一套完整的程序走下来,耗费的时间精力,牵扯的人际关系,比我们刚才解决的提拔一个调研员要困难得十倍还不止。” “而且,这套程序刚性极强,没有特殊渠道可走,没有任何人可以绕过去!” 他的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那是被现实困境反复灼烧后留下的印记:“就算我们排除万难,把人选推到了最后的常委会上,在那种场合,面对各种不同的考量、平衡甚至博弈,意见也未必能够统一!” “任何一个微小的变数,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但!关部长,请您看看我们现在的形势是什么?是火烧眉毛!是箭在弦上!” “在这种时候,我们是继续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地走那套需要很长时间的程序,还是我们自己掌握主动,扼住问题的咽喉,选择一条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 他猛地挥了一下手,像是在斩断一切犹豫和羁绊,目光灼灼地逼视着关柏,从胸腔里迸发出那句酝酿已久、石破天惊的话:“我们走捷径!” “为了东山的大局,为了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我们必须敢于打破常规,走这条看似非常规、实则最符合现实需求的‘捷径’!” “说下去!”关柏的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了更多,他被江昭宁这连番的、充满激情与逻辑的“轰击”深深吸引住了。 他需要听到更具体的方案,更详实的论证。 这条“捷径”到底怎么走?那个符合所有严苛标准的“空降平调”人选,究竟在哪里? 江昭宁这排山倒海般的陈述,最终要指向一个怎样具体的名字? 办公室内的空气,原本被江昭宁连珠炮般的话语轰炸得灼热而紧绷。 那几声轻柔却突兀的敲门声,像一颗冰粒投入滚油,瞬间激起了别样的反应。 关柏部长那句“请进”话音刚落,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个脑袋探了进来。 随即,一个身影完全显现。 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身姿窈窕,穿着合体的小西装,既不张扬,又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干练的曲线。 她面容精致,眉眼间带着一种混合了敏锐与沉静的气质,像一柄收在名贵丝绒鞘中的利刃,光华内敛,却寒意暗藏。 第(1/3)页